好论文的三个标准
2020-11-14一线教师的论文写作,是教师教科研能力的重要体现。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,写论文是个痛苦的问题,因为,第一,实在没有什么好写的;第二,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写;第三,有的时候不得不写,因为现在评职称,评选各种荣誉,都会涉及科研成果的考评。
今天参加市里的年度学科教学论文评审,仔细看了送上来的37篇论文,有的论文篇幅很长,但是真正称得上合格的论文却不多。一边看论文,一边免不了要发点小感慨,也想借此谈谈自己对写论文的一点小体会。个人以为,一篇好的论文,应该具备三个标准。
第一,言之有物,有感而发。也就是说,好的论文首先来自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,来自于其在教学中的细心观察和善于发现,这样的论文才会“接地气”,才会“有生气”。很多专家把一线教师的研究界定为“行动研究”,强调教师研究应该是源于“行动”(自身的教学实践),同时又着眼于改进“行动”,这有别于大学和各类研究机构中专业人员的研究,他们的研究是“研究行动”(既是以“研究”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,又是善于将“行动”从理论上进行提炼和概括)。作为一线教师,我们的优势和底气则来自于我们的日常行动,一个教师,只有关注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,关注身边的日常教育现象,才能发现需要研究的问题。
第二,行而有思,思而能论。我们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经验积累和问题发现,需要有思考、有研究的,“学而不思则罔”,教而不思则怠,好的论文不是单纯的经验累积和素材堆砌,而是需要在其中加入某种能够发生“化学反应”的催化剂,这其实是蜜蜂采花酿蜜的过程,“酿”是非常关键的一环。好文章一定是有理有据,既然是论文,就一定要有“论”,泛泛而谈,言而无论,则失去了论文的“魂”。“论”应有两个层次,一方面要亮出自己的观点、论点;另一方面则要为自己的观点寻找理论支架,要为自己思考的深层次展开和阐述,寻找合适的理论依据,如此,则不仅言之有物,还能言而成理,这两者构成了论文的经线和纬线,成就了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质地。
第三,文须有采,有声有色。古人云,“言而无文行之不远”,同样的内容,在不同的作者笔下,效果是完全不同的。这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,他不仅懂得要选好食材,用上合适的调料,还要考虑菜肴的外形、色泽、搭配、命名等因素,好论文要能够吸引读者(评委、编者),文采是必须的,虽然严格地说文采是一个比较外在的、形式的东西,比如论文的标题、文章的结构、语句的表述,乃至于引文的科学、严谨等等,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一篇论文的品质或档次。
所以,一篇好论文,就应该像一道好菜肴,有货、有料、有味道,如此,则“有戏”也!
上一篇: 论文写作素材搜集,五个字搞定!
下一篇: 谨记!论文写作准备不易过早